现阶段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:物理法、化学法、生物法以及生物膜法。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就是向污水投加化学药剂,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,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。在投加的药剂中常常有这样三种药剂会让你钻进牛角尖出不来,这三种药剂便是絮凝剂、混凝剂、和助凝剂。作为一名职场新人,面对这三种药剂时常常难以辨别其不同,去教课书上查找这三种药剂的定义,结果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,书上是这样定义的;
絮凝剂:凡是用来将水溶液中的溶质、胶体或者悬浮物颗粒产生絮状物沉淀的物质都叫做絮凝剂。
混凝剂:混凝剂是指能使水中悬浮物,胶体物等杂质颗粒产生絮状沉淀的物质。
助凝剂:当单独使用混凝剂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时,需要投加某种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,这种药剂称为助凝剂。
看到以上解释,不禁要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这有什么区别吗?然而我虽然泄气,但仍不放弃,这个牛角尖还要继续钻,查书籍、查网站百科、查文献、文章才发现居然每个说法都不相同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,只能选择其中一篇通俗易懂,与我观点相近的解释与大家共同分享。
其实若想弄清这三者的区别,还需透过本质看现象,这三种药剂虽然概念上很是相同,但是从原理上还是有些区别的。例如在水中,悬浮污染物之所以不沉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:
1.水中悬浮的颗粒在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,其布朗运动的能量足以阻止重力的作用,而使颗粒不发生沉降,这种悬浮液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。
2.水中悬浮颗粒表面往往带电(常常是负电),颗粒间同种电荷的斥力使颗粒不易合并变大,从而增加了悬浮液的稳定性。
在污水处理时,通过投加带正电荷的混凝剂,能够中和水中悬浮颗粒表面的负电,使颗粒“脱稳”。于是,颗粒间通过碰撞、表面吸附、范德华引力等作用,互相结合变大形成矾花,以利于从水中分离,这一过程一般称为凝聚。
而向水中投加絮凝剂,使通过凝聚作用中形成的矾花通过吸附、卷带、架桥等作用,形成颗粒较大的絮凝体,这个过程一般称为絮凝。